发布日期:2024-09-10 07:03 点击次数:174
周朝大概是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因为其承上启下,让华夏民族的记忆从神话传说走向了真实世界,当代历史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文字记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出现了最早记载历史的书籍《尚书》。在此之前的商朝,华夏民族的记事方式从壁画形状转为了甲骨文,有了象形文字的早期模式。但这种记录是片段的,不全面的配资靠谱吗,到了周朝,文字才开始了系统化。
许久以来,在对历史社会性质的定义上,认为皇权时代都是封建社会。但事实上,周朝才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所谓封建社会的本意,是实行分封制度。就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皇亲国戚以及开国功勋。周朝建国初期,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国五十三个。之后,在周朝延续的790年时间里,诸侯国逐渐分封到数百个之多。这些诸侯国相互争斗兼并,分分合合,有的变大,有的变小,有的灭亡。
周朝灭亡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就废除了分封制,实现了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中国社会结构从封建社会转向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之后的皇权更替,虽然也有封建复辟的议论和企图发生,皇子勋贵们也有爵位和分封,但一般都是有封无建,从来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封建诸侯国。因此,之后的皇权社会,不能称为封建社会,更应该称为中央集权的皇权专制社会。
对于这种社会结构和性质的研究,目前还是较大争议,并非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这里只是为了后面叙述脉络更清晰而提示一下,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周朝封了许多诸侯国,其特点就是以周天子为天下总老板,而从管理上则是各自为政的一种松散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周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但随着诸侯国君的世代更替,最早国君们血浓于水的亲戚关系和生死相依的战斗情谊关系渐渐远离和淡化,而各自利益导致的矛盾却不断加深,各个地方势力膨胀不均,各自为政的状况愈演愈烈,这样,就逐渐削弱了中央的权利。
今天故事的主要发生在鲁国。鲁国是周朝最早在分封的一个最重要的大国,是建立周朝的鼻祖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王朝的创建者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公旦的封地。周武王灭殷(商末)后,把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旦(史称周公),由于周公旦要辅佐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无法前往封地任职,遂让自己的嫡长子伯禽前往封地建国,因此,伯禽就成了鲁国实际上的开国君主。
周公旦在历史上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谓“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说的就是周公旦没有私心,一心为国为民的故事。他不但作为开国元勋辅佐了自己的哥哥周武王,还作为摄政大臣,呕心沥血毫无私心地辅佐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在儿子伯禽前往封地建国时,周公亲书《诫伯禽书》殷殷嘱托:“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这些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有德行的人不会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得到任用。蓼属旧股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不要对某个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能走得如马快,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自己智慧如谋士,也不要与谋士去比智力。德行广大还能坚持谦恭的态度,才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还能坚持节俭,才会长期平安;官高位尊却卑微自律,才能更显尊贵;兵强人多还能持有敬畏之心,才能取得胜利;大智若愚,才能获益良多;虽知识渊博却谦虚谨慎自认肤浅,才会见识更广。你去上任吧,切记不要因为鲁国的条件优越而在士人面前骄傲自大啊!
鲁国作为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疆域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但主要范围始终集中在今天的山东省南部和中部地区,都城位于曲阜。自公元前1043年建国,到公元前255年灭国,鲁国一共存续了788年,历经34代君主。鲁国在周朝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特别是在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方面成就突出,诞生了孔子、曾子、鲁班等历史文化技艺名人,留下了《春秋》《礼记》《论语》《墨子》等重要历史典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最具权威价值的书证。
而本文讲述的王后齐文姜,就是鲁国第十五位国君鲁桓公的夫人。齐文姜的齐,并不是说她姓齐,而是代表她是齐国的女子。齐国是周武王给予姜子牙的封地,因此齐国国姓为姜。文姜是齐国第十三代国君齐僖公的女儿,第十四代国君齐襄公的妹妹,姜是齐姜的姓。而文姜中的文,是其谥号,就是皇族或勋贵去世后被君主敕封的一种称号,这种称号有褒有贬,文为褒义,是表彰有德行之人的美谥。文姜的私生活饱受争议,甚至害死了丈夫,还能得到这种美谥,大概出于几个原因:一是她在鲁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确做过较大贡献;二是谥号是由在位君主敕封的,文姜逝世时的君主是其亲生儿子鲁庄公,当然不会给母亲弄一个不好的谥号。
在古籍记述中齐文姜只有姓,其名不详,一般称为姜氏。古代女子一般称姓不称氏,而男子一般称氏不称姓。如文姜的父亲齐僖公为姜姓吕氏,名为禄甫,一般只称吕氏禄甫。
齐僖公有两个女儿,都是大美女, 是各诸侯国君侯、公子竞相争娶的对象。但实际上齐僖公家风并不纯良,两个女儿都闹出乱伦丑闻。大女儿宣姜本来嫁给自己的表兄、卫国太子伋,出嫁途中竟被伋的亲爹、宣姜的亲舅舅卫宣公半路截了胡,这个舅舅见外甥女美艳如花风情万种,就揽入自己怀中做了夫人。卫宣公死后,宣姜在自己亲哥哥的压迫下,又嫁给了自己卫宣公的庶子公子顽,等于母亲与儿子成婚,闹出一系列乱伦风波。这是另一段故事,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齐僖公的小女儿文姜更是风流成性,未出嫁时就与其亲哥哥吕诸儿(后来的齐襄王)上了床。是哥哥还是妹妹主动就不得而知了,但这个乱伦之名已被深深烙在文姜文姜的历史上。对此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评述:“齐僖公二女,长宣姜,次文姜,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有诗叹曰:妖艳春秋首二姜,致令齐卫紊纲常。天生尤物殃人国,不及无盐佐伯王!”
早年,齐僖公为文姜挑选的乘龙快婿并非鲁桓公,而是一个较小诸侯国郑国的太子姬忽。但这个姬忽却不买账,两次拒绝了这桩姻缘。有人可能以为是他知道了文姜乱伦丑事,其实不然,那时这事只是家丑,中国有个传统叫家丑不外扬,因此这种有辱家风的丑事是瞒得死死的,并没有漏出一点消息,否则鲁桓公这种最看重礼教传统的国君是不可能娶文姜的。
折桥湾是临夏的农家乐最大的聚集地,如果说,折桥湾因美食而美,一点也不过分。从爆炒草鸡、“四大名菜”,到撒饭、手工浆水面、炕锅系列,各式各样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挑逗你的味蕾,满足各种口味需求。
海南师范大学段某某副教授|美食不仅能激发我们体内的“快乐因子”多巴胺,让我们瞬间感受到快乐的冲击波,更能通过分享,将这份快乐与亲朋好友一起放大。
姬忽不买账的原因是自视颇高,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凭本事做出大事业,不依靠联姻。齐国是大国,自己郑国是小国,如果娶了文姜,会被别人说吃软饭,依靠老婆娘家为后台,由此拒绝了这门姻缘,弄得齐僖公很是失落。人家问姬忽为什么要这样,姬忽曰: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由此就了 “齐大非偶”这样一个成语,意思是说两国实力相差很大,这种婚姻不对等,强攀这门亲事,无论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他的国家,都不会有益。这种观念实际上还是主张婚姻要门当户对,否则会生出许多问题。
于是,作为备胎的鲁桓公就被当选了。鲁桓公三年(公元前709年),鲁桓公与齐僖公在齐国赢地(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西北)见面,两国国君除了商讨政治外交等国事,也达成了通婚事宜。于是,不久后鲁桓公就喜滋滋地将大美女文姜娶回了鲁国,很快文姜就被立为夫人(相当王妃)。齐僖公也非常重视这个女儿出嫁,或许是感到女儿有那种丑事,有亏鲁桓公,就亲自护送女儿到达鲁国,表示对鲁国的尊重,这种超过礼仪规制的行为,广被世人议论。
鲁桓公当然不知道文姜还有那样一桩丑事,感觉一切都很美好,夫唱妇随,风调雨顺。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文姜顺利为鲁桓公产下一子,因与鲁桓公同月生日,故取名为同。同长大后被立为太子,后来接了鲁桓公的班,成为鲁庄公,这是后话,暂缺不表。文姜嫁到鲁国十二年,从未回过娘家,也没有再见到已经成为齐国国君的哥哥齐襄公。因此,文姜在鲁国与鲁桓公一大家子相安无事,其乐融融。但就在文姜与亲兄苟且的丑事渐渐被淡忘,可能永远湮灭在浩繁的历史云烟中时,却又出了一档子事,导致沉渣泛起。
公元694年,鲁桓公在位已经十八年,老齐僖公已经亡故,鲁桓公决定前往齐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就访问呗,问题是鲁桓公竟鬼使神差的带上了夫人文姜。按理,古代礼法森严,嫁给诸侯的女儿若非特殊情况,一辈子也不能再回到娘家,而且那时国君访问他国也没有带老婆习惯。或许是文姜春心萌动想回家看看那亲亲哥,或许齐襄公有这个要求,没有资料可考。总之,妻管严的鲁桓公带着老婆到了齐国,这一去就注定了自己的大悲剧结局。
此时正值春天,动物发情的季节,齐襄王和文姜兄妹相见旧情复发,重新燃起欲火,“兄妹情”温习起来没完没了,文姜竟然“乐不思鲁”,一呆就是两个多月,赖在齐国不走了。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鲁桓公再傻也看出了端倪,被戴上这种难以启齿的绿帽子,气愤至极,对文姜一顿臭骂。文姜见事情败露,赶紧将此事告诉了亲哥哥兼情哥哥,请求对策,齐襄王竟决定杀死鲁桓公以遮盖丑事,永绝后患。
同年四月初十日,齐襄公宴请鲁桓公。按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鲁桓公完全可以拒绝不去,但鲁国在齐国面前显得弱小,且文姜丑事又还没完全捅破,虽不情愿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本来就有点怂的鲁桓公只得捏着鼻子去赴宴。在宴席上,五味杂陈的鲁桓公掩饰不住闷闷不乐,齐襄公看见,就怂恿几个大臣不停敬酒,而鲁桓公正好以酒浇愁,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
宴毕,齐襄公等送鲁桓公上车回驿站,鲁桓公已经不能正常行走,更无法上车,齐襄公就要公子彭生帮忙搀扶,并将其送上马车。这个彭生是齐襄公的亲信,身材魁梧力大如牛,是齐襄公早就安排好弄死鲁桓公的人选。等鲁国一行人回到接待国事访问贵宾的驿站,随行官员去帮扶鲁桓公下车时,才发现他早就薨了。检查结果是肋骨尽断,就是被那个彭生借扶鲁桓公上车时生生勒死的!鲁国一代国君就这样窝囊死于妻子的荒唐丑事,死在了异国他乡,害死他的元凶就是他的大舅子,文姜的亲哥哥兼情哥哥齐襄王。
鲁桓公死了,鲁国人拥立鲁桓公与文姜的儿子太子同继位当了国君,史称鲁庄公。鲁庄公从大臣们报告中,知道了自己老爹是怎么死的,但也知道凭鲁国的实力还无法追究自己亲舅舅的罪行,且刚刚上任,国内不稳,只得派人前往齐国告诉齐襄王:“我们国君鲁桓公畏惧您的威严,不敢苟安,来到贵国重修旧好,礼仪完成后却没有回国。我国不知道该归罪于谁,在诸侯中造成恶劣影响。请求用彭生来清除这种影响。”齐襄公迫于压力,只得通过杀死公子彭生这只替罪羊向鲁国赔罪。
这个荒淫无道的齐襄公最终也没得到好下场,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被齐国大臣公孙无知、连称、管至父等人杀死,结束了他的统治。
虽然是自己儿子当了国君,文姜自知由于自己的荒唐才害死了老公,在鲁国已经身败名裂,且可能会受到清算,因此不敢返回鲁国,自此以后就留在了齐国。但据史料记载,她还是为鲁国的稳定和繁荣做了许多工作,尤其是为了儿子执政初期稳定鲁国政局,促进鲁国与齐国关系好转和联盟,以及与他国的关系友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和二十年(公元前674年),她两次到莒国,为鲁国谋求利益。鲁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3年),文姜去世。正是由于文姜在内政外交上为鲁国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又是在自己儿子执政期间亡故,因此虽然生活作风上广受诟病,但依然得了个正面的谥号。
对于这个历史“红颜祸水”,你怎么看?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敬请尊重作者版权配资靠谱吗,感谢阅读。
发布于:江西省
Powered by 正规的线上配资_正规的网上配资_正规的网络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